
2023年“地球一小時”中國區昆山主場城市活動舉辦
25日, “地球一小時”系列活動在主場城市江蘇昆山舉辦。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全球最具影響力規模最大的公眾環保參與活動。活動倡導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關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電產品一個小時,用行動表示對自然的關切和對環保的支持。
而本次活動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15年以來,首次由國家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國際組織、地方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區主場城市活動,首次在全國范圍以一個主場城市和多個參與城市形式舉辦。
“地球一小時”中國區昆山主場城市活動現場 劉歡 攝
本次活動圍繞建設氣候友好城市和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等主題開設論壇與圓桌對話,邀請專家學者、社會組織、企業家等從氣候金融、低碳城市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城市建設等角度,共同探討新的發展階段可持續城市建設面臨的形勢、挑戰及未來創新解決方案。
在下午舉辦的可持續城市論壇中,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司長劉友賓指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公眾參與,大力傳播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進行廣泛社會動員,積極搭建公眾參與平臺,努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的磅礴力量。
“地球一小時”中國區昆山主場城市活動現場 劉歡 攝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田成川說:“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倫燕說:“2023年,‘地球一小時’被賦予了更大的使命,希望能夠攜手社會各界為地球獻出一小時,與世界聯動,關注氣候、關注環境、關注可持續發展,為實現自然向好的未來而努力。”
地球一小時昆山熄燈儀式現場 劉歡攝
3月25日晚8點,“地球一小時”熄燈儀式在昆山當代昆劇院舉辦。
江蘇省昆山市委書記周偉出席熄燈儀式,他表示,未來將繼續統籌做好“水”“碳”“綠”三篇文章,積極推進低碳城市、無廢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持續優化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
儀式上,正在執行空間站任務的神舟十五號乘組航天員費俊龍從太空發來視頻致辭。
他說,從太空俯瞰地球,她就像鑲嵌在藍色海洋上一顆綠色的翡翠,晶瑩剔透又脆弱孤單,他號召全世界積極行動起來,愛護地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熄燈儀式上,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中華環保聯合會,江蘇、四川省生態環境部門,和能鏈控股、正和生態、現代牧業的企業代表,共同啟動了“我為地球獻出一小時”大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
此外,本次活動的參與城市,河北省保定市也同步組織舉辦了青少年低碳騎行、燭光閱讀、科普互動體驗課堂等形式多樣的公眾參與活動。中新網蘇州3月26日電(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