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杯首現“毫米級絕殺” VAR背后是“細節決定成敗”
你相信細節的力量嗎?或許在12月2日之前,沒有人能夠相信“藍武士”可以挑落“斗牛士”。
2022年國際足聯卡塔爾世界杯小組賽中,世界排名第24位的日本隊遭遇強敵——世界排名第7位的西班牙。最終,“足球小將”的夢想照進現實。日本隊以2:1的比分,逆轉西班牙,“死亡之組”頭名突圍。
1.88mm的差距 給了日本“突圍”的機會
盡管而后的18決賽中日本點球不敵克羅地亞,但對陣西班牙比賽中,日本球員踢出了距離出界只差1.88mm的“絕殺球”,瞬間讓球迷變得熱血沸騰。這一精準判定要歸功于本屆世界杯使用的高科技VAR(視頻助理裁判)技術,該技術通過對即將出線的皮球進行劃線,并以精確到毫米級的精準度判定進球是否有效。VAR的干預,一定程度的提升了裁判執法的準確性,但也會迎來一些不同的聲音。著名體育評論員黃健翔就通過發文表示:“VAR毀了足球,猶如特效毀了電影。”
到底VAR是不是真的毀了足球現在還沒有定論,但VAR在這次世界杯中所展現出來的“毫厘之差”還是令公眾非常震撼。如果轉移到汽車制造,這種“毫厘之差”遠比足球界更見真章,細節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尤其對造車新勢力來說,容不得有半點馬虎。有這樣一家企業——愛馳,向來注重對產品細節的精準把控,而且還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獲得WVTA產品認證的車企,旗下產品U5和U6均順利獲得了歐盟WVTA大批量認證。那么愛馳是如何做到國內“第一”,實力開啟新勢力品牌走出國門新紀元的呢?
經調查發現,當不少造車新勢力為盡快搶占市場份額,在投入不足的情況下選擇“代工生產”模式的時候,愛馳就已經意識到建立自己的工廠才能更直接地對產品進行品質把控。基于對自我的嚴苛要求,愛馳投入巨資以德國工業4.0標準打造了“物理化+數字化”孿生工廠,該工廠擁有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鋼鋁混合、全柔性、多平臺、高速生產線。
愛馳高標準的產品制造工藝
其中,沖壓車間擁有世界領先的鋼鋁混合沖壓線和PLS三維仿真系統,自動化率達到了100%;焊裝車間自動化率達90%以上,還能共線生產六種車型;涂裝車間實現了主線100%自動化和噴膠、噴漆工藝全自動化,相較于手工操作可大幅提升質量的穩定性;總裝車間擁有100%嚴苛細致的整車下線檢測線,關鍵扭矩擰緊點高精槍覆蓋率也是高達100%,可全面保障每一臺車下線時的高品質。
在愛馳車間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傳承了德系做工的精髓,也塑造了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國際品質。作為誕生于愛馳智慧工廠的第一款車型,愛馳U5從零部件到整車都實現了對品質的精準管控,并且整車質量標準與德系大眾看齊,門縫標準為3.5mm,應用航空級激光測量技術和機器視覺裝配工藝,間隙只有±0.5mm誤差,這樣的尺寸與工藝控制在國內而言達到標桿水平。
或許有人會覺得追求這0.5mm的距離有些苛刻,但對細節的每一分苛刻處理的凝結,才能造就“能征善戰”的產品。“這0.5mm隔絕的是極端情況下水汽的侵襲。”汽車分析人士向濤表示,當車輛行進在潮濕地區時,水蒸氣透過車門侵蝕車內電路設備的概率就會增加。而新能源汽車對于電控工作環境的要求又遠遠高于燃油車。“0.5mm的距離,實際上就是大幅降低了車輛的故障率,提升的是用戶體驗,降低的是全生命周期的維保時間。”
愛馳U5
除了在大多數人并不重點關注的車門縫隙上進行嚴格把關,愛馳在最重要的車身結構上更是下足了功夫。旗下兩款車型U5和U6均采用了行業領先的上鋼下鋁車身結構,底盤采用了成本昂貴甚至以往只用在勞斯萊斯幻影、奧迪A8L、捷豹XJ等豪華車上才應用的鋁合金材質,而白車身中鋁合金材料重量占比超過52%,與傳統鋼制車身相比白車身減重50kg,最終讓車輛實現了輕量化與安全性的完美結合。
上鋼下鋁這種特殊的車身結構雖然優勢明顯,但連接工藝卻極為復雜,傳統的純鋼材焊接技術很難保證車身的連接強度,所以愛馳使用了行業領先的航空級連接技術與多元復合材料,全車通過SPR(自穿刺鉚接)、FDS(熱熔自攻絲緊固)及CMT(冷金屬過渡焊接)、螺栓緊固等航空生產工藝,將不同材質、不同厚度的材料進行高強度連接,達到豪華車工藝水準,而這種能實現鋼和鋁共線生產的沖壓產線在國內僅有三條。
愛馳U6
攻克連接工藝這一技術難點后,愛馳還不忘以綠色工藝對產品的車內環境進行嚴苛把控,并從原材料、零件、整車進行多級篩選,對122個重點車用零件進行優化改進,加上額外的嚴苛高溫狀態下VOC釋放量測試,最終保證了每一款愛馳U5及U6車型的VOC結果均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在整車用料上,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傳統車均使用瀝青作為阻尼減震墊的原材料,而愛馳U5及U6均采用了成本更高的水性噴涂丙烯酸基樹脂,不但完全消除了瀝青材料老化分解過程中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散發,也徹底杜絕了車內異味的產生,為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帶來了一份貼心守護。
數據來源: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順義)
在行業都在為“堆料”,增加偶發性冗余設備不遺余力時。有誰能像愛馳這般,盡心盡力的打磨每一個高頻使用的產品細節;在行業都在為“表面功夫”絞盡腦汁時,又有誰能像愛馳這般把品質細節做在你看不見的每個角落;在行業都在“大秀肌肉”的時代,似乎又只有愛馳的“上鋼下鋁”結構,才能在用戶維保的場景中多一分成本的考量。
艱難的生活并不浪漫,踏實的活著才是最高明的藝術。細節決定成敗的時代,愛馳對細節的執著就是最高明的“踏實藝術”。